健康生活
联系我们

固话:400-8855-091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开发区汇智中路179号 金荣同心工业园A13栋
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健康生活
健康生活

老人养生,并非越静越好?动静结合法会更好吗?

发布时间:2025-10-29 浏览:7次 返回列表

 在传统观念里,人老了似乎就应该“静养”,多休息、少活动被视为长寿之道。许多孝顺的子女也常劝家中长辈“别累着,多歇歇”。然而,现代健康理念告诉我们,对于老年人而言,一味的“静”并不可取,科学的“动静结合”才是提升晚年生活品质的关键。今天,谷医堂就与大家深入探讨,如何为家中老人找到养生的最佳节奏。

摄图网_501361845_老年人户外散步(企业商用).jpg

 首先,我们必须认识到“过静”可能带来的隐患。生命在于运动,这句名言对老年人同样适用。如果长期久坐、卧床或活动量极少,身体机能会进入一个加速退化的通道。谷医堂提醒,这可能导致肌肉逐渐萎缩、力量减弱(即肌少症),使老人步履蹒跚,增加跌倒风险;关节会变得僵硬,灵活性下降;心肺功能也会悄悄衰退。此外,过于静止的生活还可能带来孤独感,影响情绪与心智活力。

 那么,是否意味着要让老人进行高强度锻炼呢?绝非如此。这里的“动”,绝非盲目和过度的运动,而是指科学、适度且持之以恒的身体活动。谷医堂认为,适合老年人的“动”,应包含以下几个层面:

 1.  温和的耐力活动: 如匀速散步、打太极拳、做健身操等。这些运动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且对关节友好。建议每周坚持多数天数,每次20-40分钟,以身体微微出汗、感觉舒适为度。

 2.  必要的肌肉训练: 这是常被忽视的一环。利用小哑铃、弹力带或进行坐姿抬腿等动作,锻炼上肢和下肢主要肌群,能有效延缓肌少症,维持基础力量,是老人保持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石。

 3.  平衡与灵活性练习: 如单脚站立(需扶稳)、金鸡独立等,能显著改善平衡能力,是预防跌倒最直接有效的方法。

 说完了“动”,我们再来谈谈同样重要的“静”。这里的“静”,不是指身体上的静止不动,而是指心灵的宁静与优质的休息。

    高质量的睡眠: 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和适度的午间小憩,为身体提供修复和充电的时间。

    宁静的心神: 通过静坐、聆听舒缓音乐、阅读、养花种草等方式,让心神得以安定,缓解焦虑与压力,这对于维持血压平稳、内分泌稳定至关重要。

    适时的休整: 运动后、劳累时,要懂得及时休息,给身体恢复的时间,避免过度消耗。

 由此可见,最理想的老年养生状态,正是“动”与“静”的完美结合。上午或傍晚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(动),午后或睡前则安排让心神安宁的活动(静)。一张一弛,既锻炼了体魄,又滋养了心神。

 总而言之,晚年养生是一门平衡的艺术。打破“越静越好”的旧观念,建立起“动静相宜”的新认知,是迈向健康晚年的第一步。在这条探索科学养生的道路上,谷医堂始终陪伴在您身边,愿以专业的知识为指引,帮助每一位长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生节奏,安享活力与安宁并存的幸福晚年。


公众号